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近年来,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积极调整专业方向,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依托,主动与企业对接,对接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在技能体系、课程体系、实践基地、教师团队、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改革实践,建立校企共同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多元育人模式,践行现代学徒制,创新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率先为行业输送了一批装配化建筑全产业链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构建“产业链贯通”的职业技能体系
对接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产业链,学校将产业链急需的主要从业人员分析归类为产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分别梳理出三类从业人员必备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构件生产、现场管理等40余种职业技能,构建贯通全产业链职业技能体系。学校根据职业技能体系开发培训包,全方位培养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解决装配式建筑各类人才紧缺问题。
二、构建“岗课赛证”进阶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学校依托装配式建筑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从岗位需求出发,对接行业企业认证、技能竞赛和等级证的能力素养要求,将课程体系整合为“基本、专项、核心、岗位”四大模块。分模块、分阶段嵌入BIM等竞赛标准3项,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等职业技能标准3项,实现“课程教学—技能竞赛—资格证书—岗位需求”进阶式培养。建设精品在线课程6门,编写教学标准2部,开发课程16门,校企双元编写教材16本。
三、建设智能+“教学做管”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建设覆盖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生产性实训场所,主要包括一站式体验区、关键技术实训区、四新技术展示区、BIM运维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联合行业企业,采用VR、AR、物联网等新技术,开发覆盖全产业链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云、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课堂质量监测、教学考评等8个系统的智慧教学平台;辅助工位教学一体机及手机端App,同时实现无人化教学,学生通过系统平台在线学习并实操演练,后台实时记录学习过程并进行学情分析及职业能力精准画像,实现智能+“教学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楼宇与教学设施设备接入云平台,建立实践教学管理、BIM综合管理、数据采集分析、移动智能中控等7个系统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智能+”管理。
四、构建“培践考研”的教师能力发展机制
以培促教,分类实施“青苗”“毓秀”“双师”“名师”工程,培养教师在装配式建筑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以践促教,鼓励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加大引聘行业导师力度,通过教师企业顶岗,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前沿,下企业、下车间、下班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以考促教,鼓励教师考取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证、装配式建筑类高级考评员证、“1+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师资证书等,夯实教师装配式建筑的从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以研促教,坚持科研赋能的教师发展理念,依托国家—省—校三级科研平台,打造装配式建筑“BIM、设计、施工、检测、经济”5个研究团队,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五、构建“政产教研用”五维协同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政府搭台,依托川渝住建主管部门支持成立的川渝建设职教联盟和重庆市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政府引领的政策保障机制。产教融合,共建现代建筑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提供技术、产业导师、设备、经费等条件保障。育教合一,自主开发《中国建造》等课程,用好课堂“主渠道”,发挥教学“主引擎”作用,建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研发推广,依托三级科研平台,20余家企业入驻建筑产业现代化实训基地,协同攻关,促进区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适需用人,依托装配式建筑系统平台和装配式建筑产业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人才能力画像,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
六、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一是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依托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利用智能设施、大数据、虚实结合,构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的标准化流程,搭建涵盖全产业链的实训平台,开展数字设计场景、生产流程模拟、真实场景体验等职业培训。教学资源建设路径创新。将科研资源、科研成果进行教育学处理,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开发覆盖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教学资源16门,数字资源12283条,智能化实训教学软件12个。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5届共2500余名学生双证获证率100%,就业率超97%,用人单位满意率96%。学生获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省级以上竞赛奖220余项,创新创业奖50余项。
三是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建工专业为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市优质院校、市双高校专业群核心专业;是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成装配式建筑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立项建设国家级“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建设省级实训基地4个;获省级教学成果、教育科学奖5项,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8项。围绕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撰写研究报告50余篇,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70余部,获权专利50余件,编制标准规范20余部。建成全国首个系统化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实训培训基地,社会培训30余万人次。
四是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广受赞誉,学校先后承办全国住建行指委施工专指委年会、川渝智能建造与职业教育研讨会等大型会议近20余次,承办全国“BIM+装配式建筑”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20余次,承办巴渝工匠杯等省级技能大赛10余次,成果在30余所国内院校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