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升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服务重庆智能产业发展,同时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能为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优秀社科创新群体,决定围绕大数据、智能化及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新立项建设院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科技创新平台
(一)申报领域
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软件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建筑节能与科技、绿色建筑、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能建造、智能交通、建筑工业化、建筑信息化等相关方面。
(二)建设周期
入选团队建设周期为2年,1年后进行中期检查,2年建设期满后进行考核评估,对标志性成果多、发展势头好、创新氛围浓的平台,可继续给予新一轮的支持。
(三)申报条件
1.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及相关领域中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基础、特色和业绩;具有相关支撑学科、技术的系统集成条件,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可以为学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优秀科技成果。
2.与企业或科研院所联系密切,有良好、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且有向企业或生产部门转移、辐射科技成果的经验。
3.所在二级单位能保证工程中心运行经费,并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四)申报名额
根据学院实际需求等因素确定立项建设一批院级科研创新平台。
(五)申报程序
1.以系(部)为二级单位进行申报。各系(部)根据申报要求,认真组织填写申报材料,提交学院科发处。
2.形式审查。科发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申报要求的材料予以退回。
3.专家评审。科发处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形成专家组评审意见。
4.综合评定。科发处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形成立项建设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发布立项建设通知。
(六)其他事项
1.请二级单位高度重视,根据系/部/部门的科研发展规划和平台申报基本条件,结合系/部/部门实际进行申报。要充分整合学院内外相关科研资源,使新建平台成为集中我院相关学科优势力量、代表学院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及成果转化基地。
2.院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周期为2年,申报平台的名称和具体方向,不能与已建的同类平台重合;平台主要骨干人员不得与已有平台重合。申报材料只统计申报平台及其人员在2018年1月1日以来的科研成果数据。纳入统计的科研成果(如奖励、论文、专利等)须署名平台名称或署名其中固定人员,且科研成果须与平台方向相吻合。二级单位对提交的有关申报材料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凡存在不如实申报甚至弄虚作假的将实行一票否决,申报信息须在二级单位公开后再提交。
3.申报材料中不得出现《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规定》中列举的属于国家科学技术涉密范围的内容。如果申报材料中有涉密内容,请务必进行脱密处理。
4.请二级单位根据申报类别认真组织填写《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申请书》(详见附件),将申请书和相关支撑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不超过150页),加盖系/部/部门公章后于12月28日(星期一)前报送一式三份至科发处212,电子版发送到邮箱:1941336160@qq.com,逾期不予受理。
二、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
(一)申报领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教育”、新时代基层党建与思想文化建设、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跨文化交际。
(二)建设周期
入选团队建设周期为3年,1年后进行中期检查,3年建设期满后进行考核评估,对标志性成果多、发展势头好、创新氛围浓的团队,可继续给予新一轮的支持。
(三)申报条件
1.在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中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转化工作基础、特色和业绩;具有相关支撑学科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研究或重大应用对策研究上有创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突破。
2.所在二级单位能保证工程中心运行经费,并能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支撑、后勤保障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
(四)申报名额
同“科技创新平台”要求。
(五)申报程序
同“科技创新平台”要求。
(六)其他事项
1.认真制定建设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是团队建设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团队建设各项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创新团队研究的主攻方向符合中央精神,体现中国特色,具有示范引导作用。请各创新团队和培育团队按照通知要求,参考考核评估重点内容,进一步厘清建设思路、分解研究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制定《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包含建设目标、发展思路、主攻方向、研究计划、预期成果、责任分工、经费及预算、二级单位审核意见等内容,经所在部门审查盖章后报科发处。
2.及时报送建设成果。创新团队建设期间内要建立信息报送工作制度,采用一事一报或集中报送的方式,及时反映团队建设情况。报送内容包括阶段性研究成果、学术会议、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建设成效及其他重要事项。年度工作报告和标志性成果采用定期报告制度,每年12月份提交。每年还应至少组织1次校内外相关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如需变更团队带头人、调整主攻方向、变更团队名称、终止建设计划等,应由所在部门向科发处提交书面变更申请表或情况报告。
3.严格遵守学术纪律。创新团队要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要求,严格遵守宣传出版工作纪律,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团队负责人或所在单位应对团队成员发表、出版的有关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进行指导并审核把关,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或重要数据资料严重失实、观点结论有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查实后一律取消建设资格,并按照学术不端行为严肃处理。团队成员发表有关成果时应征得团队负责人或所在单位同意,并标注学院名称及团队名称。
请有关部门于12月28日(星期一)前将《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申请书》纸质件1份和电子文档报送至科发处212室。请各团队负责人将本通知要求传达到每位团队成员。
联系人:李婷婷 联系电话:61968132
附件1: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申请书
附件2: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申请书
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
2020年12月4日
附件:(右键另存为)
附件2 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申请书.doc
附件1 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申请书.doc